实验描述

(1)实验教学过程

本实验共4学时,实验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导入、实验操作及分析、实验总结。不同阶段对应不同实验内容、实验模块,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如图6)。

图6: 虚仿实验教学:阶段、模块、内容与方法

实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课程教学首次课后,引入“一带一路”示范性投资案例与建设工程,提供学生相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指南、产业咨讯等资料,供课内外练习。学生课外自行分组自主学习、分析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以进行充分的译前准备。

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复习教材中的口译知识、理论、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验中的叙事框架以及人物设定的内在逻辑,增强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的信心。

依托实验系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选择“体验模块”,化身不同成长阶段的“项目负责人”,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体验“国际投资博览会”流程。学生也可直接进入“应用模块”,化身“口译员”,选择口译模式,完成一系列商务口译任务。系统实时生成得分,及时反馈“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导出实验记录,进行复盘,对译文进行评价、分析、再创造。

1)课前自主学习(1 课时)

口译的译前准备一般分长期准备与短期准备。长期准备是指学生双语能力的习得,以及翻译理论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在首次课后,关注“一带一路”项目案例,了解纺织服装产业知识,熟悉该领域及贸易、环保、科技等的百科全书知识。课前自主学习是指短期准备,即在正式实验前一周,提供学生相关国际商务活动、口译任务的描述。提供实验指导书,其中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学生可自行分组,通过对标人物角色,或对标“一带一路”投资项目,进行实验前更加具体的准备。 

2)预实验(1 课时)

根据学生的译前准备情况,老师引导学生通过6-Wh分析法进行循环论证,即WHAT(讲话内容)、WHO(交际双方)、WHERE(场所)、WHEN(时间)、WHY(缘由)、HOW(组篇方式、讲话渠道)等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话语进行预测。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模块”的实验,化身“项目负责人”,了解“一带一路”投资博览会的场景与流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确定各自的实验计划。

3)正式实验与得分(1 课时)

学生进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化身“口译员”,参加系统随机生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投资博览会(系统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指南),选择“口译模式”,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一系列商务口译任务。系统根据语音识别技术,通过抓取关键词的方式,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系统实时评分,累积得分,最后形成实验得分。

4)实验探究与改进(1 课时)

学生完成实验后,系统自动生成实验机评成绩以及评语,学生可以导出实验完整记录进行复盘,分析、评价、完善、创新译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给出人工评分,人工评分与机评分占比10%+90%。

虚拟仿真实验采取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如果课上时间不足,或者考虑网络的便利性,学生可以选择课下任何时间、地点登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操作。 

(2)实验方法

1)文献法

在实验导入部分以及准备面试阶段,学生通过“一带一路”官网、商务部网站、沿线国家官方网站以及实验内置资料包等查阅文字信息和音视频资料。

2)观察法

学生通过“亲临”“‘一带一路’投资博览会”,观察、探究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与基本规律,领会“一带一路”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3)体验法

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完成一系列“任务”得过程中,通过体验、认知、应用、反思、评价、创新,提高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能力,以及跨学科英语交际能力。

4)比较法与转换法

“口译员”需通过英汉双语的比较、信息重组、双语转换,以完成完商务口译“任务”,提高英汉双语转换策略能力。

5)反思法

完成实验流程后,系统实时生成实验评分及评语,学生需下载导出实验记录,对口译进行复盘,分析、评价、创新,再实验,不断提高商务口译能力。